櫑子
基本解释
词条:『櫑子』
拼音:léi zǐ
注音:ㄌㄟˊㄌㄟˇ ㄗˇ
解释:食盒一类的盛器,出游时所用,肩挑而行。
古代诗词
宋代.杨万里.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只是担头无櫑子,枉教唤作蹈青人。」
宋代.杨万里.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只亏郎罢优轻杀,櫑子双檐挈酒饼。」
宋代.杨万里.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其六:「只亏郎罢优轻杀,櫑子双担挈酒瓶。」
基本字义
櫑léi(ㄌㄟˊ)
1、古代盛酒的器具。
2、饰有饕餮纹的食物盛器。
3、古同“擂”。
4、古同“檑”。
其他字义
櫑lěi(ㄌㄟˇ)
1、〔櫑具〕古代长剑,木柄上镶有蓓蕾形的玉饰,如“不疑冠进贤冠,带櫑櫑剑。”
基本字义
子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