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蛮鼍

基本解释

词条:『蛮鼍』

拼音:mán tuó

注音:ㄇㄢˊ ㄊㄨㄛˊ

解释:南方少数民族的鼍鼓。

古代诗词

唐代.李建勋.迎神:「攂蛮鼍,吟塞笛,女巫结束分行立。」
唐代.张祜.观杨瑗柘枝:「促叠蛮鼍引柘枝,卷帘虚帽带交垂。」
唐代.张祜.观杨瑗柘枝:「促叠蛮鼍引柘枝,卷檐虚帽带交垂。」
唐代.李建勋.迎神:「擂蛮鼍,吟塞笛,女巫结束分行立。」

基本字义

蛮(蠻)mán(ㄇㄢˊ)

1、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hèng)。蛮不讲理。

2、愣,强悍:一味蛮干。

3、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

4、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基本字义

鼍(鼉)tuó(ㄊㄨㄛˊ)

1、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均有鳞甲。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亦称“扬子鳄”、“鼍龙”、“猪婆龙”。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触斗蛮争 楚管蛮弦 蛮不讲理 蛮烟瘴雾 蛮触相争 蛮来生作 蛮风瘴雨 蛮横无理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