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芦
基本解释
词条:『寒芦』
拼音:hán lú
注音:ㄏㄢˊ ㄌㄨˊ
解释:寒天的芦苇;干芦苇。
古代诗词
宋代.洪适.生查子:「水退露溪痕,风急寒芦战。」
宋代.陆游.对酒:「密筱持苫屋,寒芦用织帘。」
宋代.李曾伯.浪淘沙:「几片寒芦三两雁,人立清秋。」
宋代.李昴英.水龙吟:「雪卷寒芦,字横过雁,渡浮孤艇。」
宋代.黎廷瑞.酹江月/念奴娇:「锦袍何处,向旧江、衰草寒芦萧瑟。」
基本字义
寒hán(ㄏㄢˊ)
1、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害怕:寒心。
3、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基本字义
芦lú(ㄌㄨˊ)
1、〔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2、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