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飔
基本解释
词条:『寒飔』
拼音:hán sī
注音:ㄏㄢˊ ㄙ
解释:寒风。
古代诗词
唐代.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飔。」
明代.刘基.泾县东宋二编修长歌:「寒飔<疒辛>瑟透衣袖,虽有毡盖那能遮。」
宋代.朱熹.赠仰上人:「氛氲升远树,凌乱起寒飔。」
明代.王世贞.避暑大兄山庄作:「阳崖饶轩豁,阴谷吐寒飔。」
基本字义
寒hán(ㄏㄢˊ)
1、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害怕:寒心。
3、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基本字义
飔(颸)sī(ㄙ)
1、凉:“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2、疾风:“一举必千里,乘飔举帆幢”。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