盭绶
基本解释
词条:『盭绶』
拼音:lì shòu
注音:ㄌ一ˋ ㄕㄡˋ
解释:诸侯王佩的印绶。色黄而近绿,因用?草染制,故名。
古代诗词
唐代.吴兢.永泰公主挽歌二首:「盭绶哀荣备,游轩宠悼彰。」
明代.宋濂.送钱允一还天台诗(并序):「高牙大纛入黄阁,金章盭绶趋彤闱。」
唐代.王炎.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斑衣盭绶两光辉,和气融融洽孝慈。」
明代.王世贞.闻补楚宪之命四首 其一:「天入衡门近,朝将盭绶新。」
清代.钱曾.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 其十一:「休夸钑镂树门楣,坐膝欣看盭绶垂。」
基本字义
盭lì(ㄌ一ˋ)
1、古同“戾”,乖违:“何乡者慕用之诚,后相背之盭也?”
2、古通“綟”,绿色:“金玺盭绶。”
基本字义
绶(綬)shòu(ㄕㄡˋ)
1、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