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寒碛

基本解释

词条:『寒碛』

拼音:hán qì

注音:ㄏㄢˊ ㄑ一ˋ

解释:冷寂的沙碛。

古代诗词

唐代.贾岛.送陈判官赴绥德:「身暖蕉衣窄,天寒碛日斜。」
宋代.李甲.吊严陵:「渔舍孤烟锁寒碛。」
唐代.温庭筠.边笳曲:「嘶马悲寒碛,朝阳照霜堡。」
唐代.于鹄.横吹曲辞·出塞曲:「空山朱戟影,寒碛铁衣声。」

基本字义

hán(ㄏㄢˊ)

1、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害怕:寒心。

3、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基本字义

碛(磧)qì(ㄑ一ˋ)

1、浅水中的沙石。

2、[沙碛]沙漠。不生草木的沙石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冰寒于水 白屋寒门 八百孤寒 冰雪严寒 薄寒中人 不寒而栗 不饥不寒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