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米芾

基本解释

词条:『米芾』

拼音:mǐ fèi

注音:ㄇㄧˇ ㄈㄟˋ

解释:米芾(1051-1107) : 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人称“米颠”。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用笔爽劲豪迈。画山水有“米家山”之称。亦工诗文。著有《书史》、《画史》及《山林集》(已佚,存辑本《宝晋英光集》)。

古代诗词

元代.袁华.拜石坛诗:「见之即下米芾拜,二颠痴绝将无同。」
宋代.刘过.襄阳歌:「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
宋代.岳珂.薛稷夏热帖赞:「米芾有言,功名不如翰墨,抗少保而跻之,谓五王其卑也。」
明代.刘荣嗣.凭栏:「癖如米芾差存石,懒似嵇康并废琴。」

基本字义

mǐ(ㄇ一ˇ)

1、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2、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3、姓。

基本字义

fèi(ㄈㄟˋ)

1、小树干及小树叶:蔽芾(形容树木枝叶小而密)。

其他字义

fú(ㄈㄨˊ)

1、草木茂盛。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不为五斗米折腰 飞米转刍 灌米汤 柴米油盐 柴米夫妻 唱沙作米 等米下锅 斗米尺布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