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食
基本解释
词条:『庙食』
拼音:miào shí
注音:ㄇ一ㄠˋ ㄕˊㄙˋ一ˋ
解释:谓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祭飨。
古代诗词
宋代.卑叔文.喜迁莺:「庙食真扬,人怀邵父,当代虎臣难比。」
唐代.杜甫.别张十三建封:「宗臣则庙食,后祀何疏芜。」
宋代.陆游.过张王行庙:「明神受帝命,庙食福我民,牲酒可足言,压抑姑少伸。」
基本字义
庙(廟)miào(ㄇ一ㄠˋ)
1、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
2、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寺庙。
3、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庙堂。
基本字义
食shí(ㄕˊ)
1、吃:食肉。食欲。
2、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其他字义
食sì(ㄙˋ)
1、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其他字义
食yì(一ˋ)
1、用于人名: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