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笛
基本解释
词条:『胡笛』
拼音:hú dí
注音:ㄏㄨˊ ㄉ一ˊ
解释:即羌笛。五孔。
古代诗词
两汉.无名氏.满庭霜/满庭芳:「更胡笛羌管,塞曲争吹。」
明代.熊直.送边将还旧镇:「朝吹出塞羌胡笛,夜坐筹边古戍楼。」
宋代.张镃.正月初四日听新乐成绝句:「呜呜胡笛鹧鸪声,三叠鸣兽舞袖轻。」
明代.梁有誉.霜夜楼中闻笛有感:「往者北上黄金台,明月歌残胡笛哀。」
明代.释函是.十一尤:「寒倚阑干映日浮,高楼胡笛满天愁。」
基本字义
胡(鬍)hú(ㄏㄨˊ)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姓。
基本字义
笛dí(ㄉ一ˊ)
1、管乐器名,通常是竹制的,有八孔,横着吹奏:笛子。长笛。短笛。笛膜。
2、响声尖锐的发音器:汽笛。警笛。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