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醢
基本解释
词条:『龙醢』
拼音:lóng hǎi
注音:ㄌㄨㄥˊ ㄏㄞˇ
解释:用龙肉制成的酱。
古代诗词
唐代.元稹.青云驿:「获麟书诸册,豢龙醢为臡。」
近现代.钱钟书.剥啄行:「大庖珍错靡勿有,鼋胹鲸脍调龙醢。」
宋代.张耒.种菊::「炙熊之蹯兮,龙醢羊羹。」
宋代.王令.梦蝗:「万生未死饥饿间,支骸遂转蛟龙醢。」
清代.顾印愚.题陈圆圆比邱尼象:「变海成田金作坞,鳌翻龙醢麒麟脯。」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醢hǎi(ㄏㄞˇ)
1、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2、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