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咯咯
基本解释
词条:『胡咯咯』
拼音:hú kǎ kǎ
注音:ㄏㄨˊ ㄎㄚˇㄌㄨㄛˋ˙ㄌㄛㄍㄜ ㄎㄚˇㄌㄨㄛˋ˙ㄌㄛㄍㄜ
解释:方言。犹言胡咧咧。
基本字义
胡(鬍)hú(ㄏㄨˊ)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姓。
基本字义
咯kǎ(ㄎㄚˇ)
1、用力使东西从食道或气管里出来:咯血。咯痰。把鱼刺咯出来。
其他字义
咯luò(ㄌㄨㄛˋ)
1、讼言。
其他字义
咯lo(˙ㄌㄛ)
1、助词,用法如“了”,语气较重:当然咯。
其他字义
咯gē(ㄍㄜ)
1、象声词:咯咯笑。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