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羌
基本解释
词条:『胡羌』
拼音:hú qiāng
注音:ㄏㄨˊ ㄑ一ㄤ
解释:胡人和羌人。亦泛称西方和北方各族。
古代诗词
魏晋.蔡琰.悲愤诗:「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唐代.杜牧.郡斋独酌:「答云此山外,有事同胡羌。」
宋代.陆游.陇头水:「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
宋代.陆游.丙午五月大雨五日不止镜湖渺然想见湖未废时:「湖三百里汉讫唐,千载未尝废陂防,屹如长城限胡羌,啬夫有秩走且僵,旱有灌注水何伤,越民岁岁常丰穰。」
宋代.陆游.疾小愈纵笔作短章:「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奈何一朝忿,直欲事欧攘。」
基本字义
胡(鬍)hú(ㄏㄨˊ)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姓。
基本字义
羌qiāng(ㄑ一ㄤ)
1、中国古代西部的民族:羌笛。
2、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羌族。
3、文言助词,用在句首,无义:“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