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化迹

基本解释

词条:『化迹』

拼音:huà jì

注音:ㄏㄨㄚˋㄏㄨㄚ ㄐ一ˋ

解释:
1.变化之迹;教化之迹。
2.神灵之迹。

古代诗词

南北朝.鲍照.登庐山诗:「深崖伏化迹。」
唐代.苏颋.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化迹传官寺,归诚谒梵居。」
唐代.王镕.哭赵州和尚二首:「只履乍来留化迹,五天何处又逢归。」
唐代.先汪.题安乐山:「碧峰横倚白云端,隋氏真人化迹残。」
宋代.林宪.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匿峰亭:「如何超逸士,勘破造化迹。」

基本字义

huà(ㄏㄨㄚˋ)

1、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其他字义

huā(ㄏㄨㄚ)

1、同“花”。

基本字义

jì(ㄐ一ˋ)

1、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2、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3、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4、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5、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变化不测 变化不穷 变化多端 变化莫测 变化如神 败化伤风 败俗伤化 变化无常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