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萑苻

基本解释

词条:『萑苻』

拼音:huán fú

注音:ㄏㄨㄢˊ ㄈㄨˊ

解释:
1.泽名。《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杜预注:"萑苻,泽名。于泽中劫人。"一说,凡丛生芦苇之水泽皆可谓之萑苻之泽,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后以称盗贼出没之处。
2.指盗贼;草寇。
3.水杨的别名。

古代诗词

唐代.李商隐.有感二首:「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宋代.艾性夫.与林止庵叶半隐分赋郡中古迹得鲁公祠右军:「遗像犹能立懦夫,悬知生气摄萑苻。」
宋代.艾性夫.与林止庵叶半隐分赋郡中古迹得鲁公祠右军墨:「遗像像犹能立懦夫,悬知生气摄萑苻。」
宋代.陈造.寄兴化徐尉二首:「时方依绛帐,课谢剪萑苻。」
宋代.陈造.寄兴化叶明府进卿二首:「俗变身如游建德,时清人不畏萑苻。」

基本字义

huán(ㄏㄨㄢˊ)

1、〔萑苻〕中国春秋时郑国沼泽名,据记载,那里密生芦苇,盗贼出没。后因以代指贼之巢穴或盗贼本身。

2、古代指芦苇一类的植物。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同“莩1”。

2、姓。

相关汉字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