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史
基本解释
词条:『令史』
拼音:líng shǐ
注音:ㄌ一ㄥˊㄌ一ㄥˇㄌ一ㄥˋ ㄕˇ
解释:
1.官名。汉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隋唐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明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
2.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太和戊:「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
明代.无名.高宗时语:「三馆学生放散,五台令史经明。」
宋代.傅察.次韵泮宫直宿早秋四首:「直疑令史归天上,犹想阳台入梦中。」
宋代.于观文.省试中式记梦:「东堂令史报来时,仙桂云攀第九枝。」
基本字义
令líng(ㄌ一ㄥˊ)
1、〔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其他字义
令lǐng(ㄌ一ㄥˇ)
1、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其他字义
令lìng(ㄌ一ㄥˋ)
1、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3、使,使得:令人兴奋。
4、时节:时令。节令。
5、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短的词调(diào),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
基本字义
史shǐ(ㄕˇ)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2、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史。内史。
3、古代官职:刺史。御史。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