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龙笺

基本解释

词条:『龙笺』

拼音:lóng jiān

注音:ㄌㄨㄥˊ ㄐ一ㄢ

解释:见"龙笺"。

古代诗词

宋代.马廷鸾.次韵谢洁斋惠春膏纸:「云昏雨暗白龙笺,林密山深紫芝曲。」
明代.胡俨.忆昔寄士奇勉仁二少傅幼孜少保:「墨点龙笺濡彩笔,烛传庭燎捧金盘。」
宋代.岳珂.高宗皇帝韦杜三诗御书赞:「璧跗琅钮,舒卷龙笺。」
明代.于慎行.丁丑三月上亲洒宸翰大书责难陈善四字以赐:「龙笺一幅日星光,天藻昭垂自尚方。」
明代.边贡.送黄伯固进万寿表如京:「凤纪初开万寿辰,龙笺遥集九州臣。」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笺(箋)jiān(ㄐ一ㄢ)

1、注释:笺注。

2、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笺。信笺。

3、书信:笺札。笺牍。华笺。

4、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笺奏。奏笺(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鳌愤龙愁 白龙鱼服 扳龙附凤 摆龙门阵 笔走龙蛇 笔底龙蛇 二龙戏珠 飞龙乘云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