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蝈
基本解释
词条:『蝼蝈』
拼音:lóu guō
注音:ㄌㄡˊ ㄍㄨㄛ
解释:蛙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蚯蚓出。"郑玄注:"蝼蝈﹐蛙也。"《逸周书.时训》:"立夏之日﹐蝼蝈鸣。"朱右曾校释:"蝼蝈﹐蛙之属﹐蛙鸣始于二月﹐立夏而鸣者﹐其形较小﹐其色褐黑﹐好聚浅水而鸣。"唐张碧《山居雨霁即事》诗:"古路绝人行﹐荒陂响蝼蝈。"一说蝼为蝼蛄﹐蝈为蛙﹑蛤蟆。参阅《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陆德明释文引汉蔡邕《月令章句》及《淮南子.时则训》"蝼蝈鸣"汉高诱注。又说即蝼蛄。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蝼蛄》及《尔雅.释虫》"天蝼"清郝懿行义疏。
古代诗词
唐代.张碧.山居雨霁即事:「古路绝人行,荒陂响蝼蝈。」
明代.刘基.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得水字:「草根蝼蝈鸣,湖上蒹葭靡。」
宋代.陈普.喜晴:「昨朝苔砌行蝼蝈,破晓松梢乱栗留。」
宋代.吴潜.谢世诗:「蛇鼠相交罗,蝼蝈声怪异。」
宋代.曾丰.涉夏归途:「蝼蝈无稽言语泛,蜻蜓罔念性情狂。」
基本字义
蝼(螻)lóu(ㄌㄡˊ)
1、〔蝼蛄〕昆虫,褐色,有翅,前脚强化为挖掘足,能掘地,咬农作物的根。亦称“天蝼”、“蛞蝼”、“土狗”;简称“蝼”,如“蝼蚁”(用以代表微小的生物,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螻)
基本字义
蝈(蟈)guō(ㄍㄨㄛ)
1、〔蝈蝈儿(guor)〕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翅短,腹大,善于跳跃。雄的前翅根部有发声器,能振翅发声。对植物有害。
2、(蟈)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