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化土
基本解释
词条:『灰化土』
拼音:huī huà tǔ
注音:ㄏㄨㄟ ㄏㄨㄚˋㄏㄨㄚ ㄊㄨˇ
解释:枯萎凋落的枝叶被真菌分解而成的土壤,灰白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的部分林区。这种土壤酸性强,含腐殖质少,缺乏养分。
古代诗词
元代.卢琦.梅山行:「汉家瓦崩灰化土,犹有丹光穿树林。」
基本字义
灰huī(ㄏㄨㄟ)
1、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纸灰。灰烬。洋灰。灰飞烟灭。
2、尘土:灰尘。
3、特指“石灰”:灰墙。灰膏。
4、黑白之间的颜色:灰色。灰质(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灰沉沉。
5、志气消沉:心灰意懒。
基本字义
化huà(ㄏㄨㄚˋ)
1、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其他字义
化huā(ㄏㄨㄚ)
1、同“花”。
基本字义
土tǔ(ㄊㄨˇ)
1、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2、疆域:国土。领土。
3、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4、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不合潮流:土气。
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7、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
9、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