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岫
基本解释
词条:『龙岫』
拼音:lóng xiù
注音:ㄌㄨㄥˊ ㄒ一ㄡˋ
解释:《西京杂记》卷二:"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后因以"龙岫"泛指精美的湖山建筑。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蓦山溪:「啸台龙岫,随分有云山,临浅濑,荫长松,闲据胡床坐。」
宋代.陆游.齐天乐:「客中随处闲消闷,来寻啸台龙岫。」
唐代.李峤.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对岩龙岫出,分壑雁池深。」
唐代.李隆基.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
宋代.夏竦.送修撰杨学士留守南京:「莫为文章还自苦,鹜池龙岫且游娱。」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岫xiù(ㄒ一ㄡˋ)
1、山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岫居。岩岫。
2、山:远岫。巫岫。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