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夔
基本解释
词条:『龙夔』
拼音:lóng kuí
注音:ㄌㄨㄥˊ ㄎㄨㄟˊ
解释:舜时贤臣龙与夔的并称。后泛指贤士。
古代诗词
唐代.韩愈.归彭城:「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宋代.袁说友.书怀:「上言思尧舜,下言商龙夔。」
宋代.苏籀.观胡文恭枢密全集偶成一首:「圣主逢嘉佑,两府皆龙夔。」
宋代.苏籀.饮东窗一首:「肮脏黄冠遁丘壑,一旦端委偕龙夔。」
元代.揭傒斯.集贤大学士赵国公王开府庆八十应制:「朝趋陪绮角,夕侍接龙夔。」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夔kuí(ㄎㄨㄟˊ)
1、〔夔夔〕敬谨恐惧的样子。
2、〔夔立〕肃立。
3、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