膢腊
基本解释
词条:『膢腊』
拼音:lǘ là
注音:ㄌㄩˊ ㄌㄚˋㄒ一
解释:
1.古代的两种祭名。其祭多在岁终﹐故常并称。古时贫民﹐必待"膢腊"方得饮酒食肉。
2.借指屠戮如牲畜。
古代诗词
宋代.陈襄.通判国博命赋假山:「愿侯勿遽爱此山,念此膢腊存狐蚁。」
清代.屈大均.宝积山谒诸葛忠武侯祠 其一:「膢腊西南俗,依依荐紫芬。」
宋代.刘敞.打鱼:「南人登鱼作膢腊,清潭数里奔舟楫。」
宋代.葛胜仲.用立方韵二首 其一:「今朝瘦羊忽入馔,云是馂馀彻膢腊。」
清代.王颂蔚.东坡生日高碧湄刺史刘泖生司马招集傅星槎太守寓斋同杨见山丈叶鞠裳同年赋:「家家膢腊祀黄羊,不为髯翁荐芳醴。」
基本字义
膢lǘ(ㄌㄩˊ)
1、古代祭祀名:“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
基本字义
腊(臘)là(ㄌㄚˋ)
1、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3、姓。
其他字义
腊xī(ㄒ一)
1、干肉:“噬腊肉,遇毒。”
2、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3、皮肤皴皱。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