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麛
基本解释
词条:『鹿麛』
拼音:lù mí
注音:ㄌㄨˋ ㄇ一ˊ
解释:鹿和鹿子。泛指鹿。
古代诗词
唐代.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四:「鹿麛冲妓席,鹤子曳童衣。」
宋代.陆游.初夏杂咏:「鹿麛为老伴,松屑当朝餐。」
宋代.陆游.暮春龟堂即事:「鹿麛雉子常追逐,谁识山翁及物情。」
宋代.陆游.雨晴:「虚廊静院听松籁,细草甘泉养鹿麛。」
唐代.卢纶.山中一绝:「阳坡软草厚如织,因与鹿麛相伴眠。」
基本字义
鹿lù(ㄌㄨˋ)
1、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2、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3、粗,粗劣:鹿裘。鹿布。鹿床。
4、姓。
基本字义
麛mí(ㄇ一ˊ)
1、幼鹿:“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
2、泛指幼兽:“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