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火
基本解释
词条:『畬火』
拼音:shē huǒ
注音:ㄕㄜㄩˊ ㄏㄨㄛˇ
解释:火耕时所放的火。
古代诗词
唐代.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照山畬火动,踏月俚歌喧。」
宋代.陆游.村舍七首 其四:「山高正对烧畬火,溪近时闻戽水声。」
清代.陈恭尹.江行杂咏十首 其七 芦烟:「夏麦炊新熟,春畬火尚荧。」
元代.范梈.蕲州城下晚泊与土人语及西方事平有喜而作:「渔船下浦急,畬火入云长。」
明代.魏时敏.送吴使君服阕之京 其二:「渔村晴晒网,畬火暖烧田。」
基本字义
畬shē(ㄕㄜ)
1、播种前,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下种;刀耕火种。
2、刀耕火种的田地:“长刀短笠去烧畬。”
3、古同“畲”(中国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名):“自将陈吊眼、许夫人诸畬兵攻打蒲寿庚。”
4、姓。
其他字义
畬yú(ㄩˊ)
1、开垦过两年的田地:“如何新畬?”
基本字义
火huǒ(ㄏㄨㄛˇ)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