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笋皮

基本解释

词条:『笋皮』

拼音:sǔn pí

注音:ㄙㄨㄣˇ ㄆ一ˊ

解释:
1.亦作"笋皮"。
2.笋壳。

古代诗词

唐代.杜荀鹤.题宗上人旧院:「壁上尘粘蒲叶扇,床前苔烂笋皮鞋。」
唐代.高适.渔父歌:「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唐代.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蟠木几甚曲,笋皮冠且轻。」
南北朝.庾信.入道士馆诗:「山巾篸笋皮。」
明代.林鸿.镡上送僧归衡山:「杨柳舟中九曲云,笋皮笠上三山雨。」

基本字义

sǔn(ㄙㄨㄣˇ)

1、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

2、竹子的青皮:笋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

3、古同“榫”。

基本字义

pí(ㄆ一ˊ)

1、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2、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3、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

4、表面:地皮。

5、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6、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7、不老实,淘气:顽皮。

8、指橡胶:胶皮。皮球。

9、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雨后春笋 拔了萝卜地皮宽 白磨嘴皮 败鼓之皮 豹死留皮 剥皮抽筋 肤皮潦草 刮地皮

更多汉语词典: 徇蒙 酸儒 讯簿 宿怨 徇恩 岁序 徇俗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