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林
基本解释
词条:『檀林』
拼音:tán lín
注音:ㄊㄢˊ ㄌ一ㄣˊ
解释:佛教语。旃檀之林。佛寺的尊称。
古代诗词
唐代.李绅.杭州天:「近日尤闻重雕饰,世人遥礼二檀林。」
唐代.李绅.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贝叶千花藏,檀林万宝篇。」
唐代.李兼.奉陪撄宁侍郎游柏山寺谒梅公墓小憩行轩勉酌:「俄登旃檀林,金碧耀修缘。」
宋代.释智朋.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旃檀林,无杂树。」
基本字义
檀tán(ㄊㄢˊ)
1、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2、浅绛色:檀口(形容红艳的嘴唇)。
3、〔檀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
4、〔紫檀〕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
5、姓。
基本字义
林lín(ㄌ一ㄣˊ)
1、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2、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3、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