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苔纸

基本解释

词条:『苔纸』

拼音:tái zhǐ

注音:ㄊㄞˊㄊㄞ ㄓˇ

解释:用水苔(藻类)制成的纸。亦名侧理纸或陟里纸。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破阵子:「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
宋代.陆游.予所居南并镜湖北则陂泽重复抵海小舟纵所之:「归来写苔纸,老惫无杰句。」
清代.陈维崧.还京乐 万红友养疴僧舍暇日戏取南北曲牌名为香奁诗三十首用填此阕寄跋卷尾:「碧苔纸,更用成都,粉水桃浪砑。」
元代.刘永之.同声之宿蕙櫋斋临别赋简:「朱丝镂管书苔纸,银簟秋衾梦橘湖。」
清代.张祥河.绮罗香:「吟遍啼莺,湿上几痕苔纸。」

基本字义

tái(ㄊㄞˊ)

1、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藓。苔原。

其他字义

tāi(ㄊㄞ)

1、〔舌苔〕舌头上面的垢腻,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

基本字义

纸(紙)zhǐ(ㄓˇ)

1、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纸张。纸币。纸烟。纸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纸醉。

2、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纸空文。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谊切苔岑 白纸黑字 笔枪纸弹 故纸堆 点纸画字 官情纸薄 断缣寸纸 都中纸贵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