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衣
基本解释
词条:『苔衣』
拼音:tái yī
注音:ㄊㄞˊㄊㄞ 一
解释:泛指苔藓。
古代诗词
宋代.仇远.糖多令/唐多令:「紫苔衣、犹护金铺。」
唐代.陈翊.过马侍中亭:「苔衣香屐迹,花绶少尘飞。」
唐代.顾况.琴曲歌辞·蔡氏五弄·幽居弄:「苔衣生,花露滴,月入西林荡东壁。」
唐代.顾况.杂曲歌辞·游子吟:「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
宋代.黄庭坚.答永新宗令寄石耳:「吾闻石耳之生常在苍崖之绝壁,苔衣石腴风日炙。」
基本字义
苔tái(ㄊㄞˊ)
1、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藓。苔原。
其他字义
苔tāi(ㄊㄞ)
1、〔舌苔〕舌头上面的垢腻,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
基本字义
衣yī(一)
1、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
2、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肠衣。
3、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