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出
基本解释
词条:『四出』
拼音:sì chū
注音:ㄙˋ ㄔㄨ
解释:
1.向四面延伸;从四处长出。
2.指到各处去。
3.指四出文钱。古代货币名,因钱背有纹四出,故称。
精选例句
1、你会四出闲荡,好像非得找到丢失的东西你会兴奋地把自己整得越来越激动。
2、星轺四出后先望,忽听除君喜欲狂。
3、一下子,华舍枪声四起,又逢,家家关门闭户,人们四出躲避。
4、苗四出门不到一炷香地功夫,来人竟然做下这般凶事,还又闲情碎尸取乐,苗四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暗道:“好强的手段,好凶的秉性!”。
5、却说吕布等辞别帝都,侦骑四出,挥军慢慢前往荆州。
古代诗词
明代.贝琼.董逃行:「丈夫四出妇女号,长安十日城门闭。」
宋代.陆游.癸亥正月十日夜梦三山竹林中笋出甚盛欣然大:「一夜四出雷雨起,满林无数长龙孙。」
宋代.陆游.僧庐:「僧庐土木涂金碧,四出徵求如羽檄。」
宋代.陆游.鼠败书:「食箪与果笾,攘取初不责,侈然敢四出,乃至暴方册。」
宋代.李曾伯.水调歌头:「横槊冲围四出,北府牢之何勇,新进喜多才。」
基本字义
四sì(ㄙˋ)
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基本字义
出(齣)chū(ㄔㄨ)
1、从里面到外面: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2、往外拿,支付: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3、离开:出发。出轨。出嫁。
4、产生,生长:出产。出品。出人才。
5、发生:出事。
6、显露:出现。出名。
7、超过: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来到:出席。出勤。
9、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出处(chù)。语出《孟子》。
10、显得量多:这米出饭。
11、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出问题。
12、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