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蹯
基本解释
词条:『熊蹯』
拼音:xióng fán
注音:ㄒㄩㄥˊ ㄈㄢˊ
解释:熊掌。
古代诗词
魏晋.曹植.名都篇:「脍鲤臇鲐虾,炮鳖炙熊蹯。」
宋代.陆游.菜羹:「台心短黄奉天厨,熊蹯驼峰美不如。」
宋代.陆游.梦宴客大楼上命笔作诗既觉续成之:「梅蕊香清篸宝髻,熊蹯味美按新醅。」
宋代.陆游.述怀:「玉非鼠朴何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
宋代.陆游.送客:「烹栗煨芋魁,味美敌熊蹯。」
基本字义
熊xióng(ㄒㄩㄥˊ)
1、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熊胆(熊的胆,可入药)。熊包(喻无能的人,废物)。
2、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熊。
3、姓。
基本字义
蹯fán(ㄈㄢˊ)
1、兽足掌:熊蹯。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