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吻
基本解释
词条:『血吻』
拼音:xiě wěn
注音:ㄒ一ㄝˇㄒㄩㄝˋ ㄨㄣˇ
解释:犹言血盆大口。吻﹐嘴唇。
古代诗词
明代.袁宗.夜游曲:「杜鹃啼血吻欲枯,青春屈指一半无。」
宋代.范成大.初入峡山效孟东野:「峡禽惟杜鹃,血吻日夜啼。」
宋代.陈希声.春日田园杂兴五首:「梨钥彷野沸耕农,血吻鹃声一树红。」
宋代.苏舜钦.夏热昼寝感咏:「会当破氛祲,血吻叫帝阍。」
基本字义
血xuè(ㄒㄩㄝˋ)
1、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他字义
血xiě(ㄒ一ㄝˇ)
1、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基本字义
吻wěn(ㄨㄣˇ)
1、嘴唇:吻合(意见、看法完全相同)。
2、用嘴唇接触表喜爱、亲热:接吻。吻别。
3、动物的嘴。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