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
基本解释
词条:『血吸虫』
拼音:xiě xī chóng
注音:ㄒ一ㄝˇㄒㄩㄝˋ ㄒ一 ㄔㄨㄥˊ
解释:扁形动物,吸虫纲,裂体科。寄生在人体和哺乳动物肠壁小血管和肝门静脉血管内的寄生虫。雌雄异体。会引起血吸虫病。
古代诗词
近现代.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
基本字义
血xuè(ㄒㄩㄝˋ)
1、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他字义
血xiě(ㄒ一ㄝˇ)
1、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基本字义
吸xī(ㄒ一)
1、从口或鼻把气引入体内:呼吸。吸气。吸烟。
2、引取:吸引。吸附。
基本字义
虫(蟲)chóng(ㄔㄨㄥˊ)
1、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2、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
中英翻译
翻译:schistosome
schistosome*['ʃistәsәum]
n. 血吸虫, 裂体吸虫
a. 血吸虫的
【医】 裂体吸虫, 血吸虫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