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采
基本解释
词条:『薪采』
拼音:xīn cǎi
注音:ㄒ一ㄣ ㄘㄞˇㄘㄞˋ
解释:
1.亦作"薪采"。
2.打柴。
3.指打柴的人。
古代诗词
唐代.柳宗元.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火耕困烟烬,薪采久摧剥。」
宋代.翁卷.寄沈洞主:「药收阳地草,薪采故枝松。」
清代.陈恭尹.制府石公见招以在乡不及赴越日谒谢:「弓招承下及,薪采偶逾旬。」
宋代.李彭.元夕高卧:「粪除二亩地,羊裘力薪采。」
元代.陶宗仪.著雍执徐之岁三月望后一日率僮仆抵钟贾山采薪供爨至四月朔归每日阴雨:「薪采辍夫役,摘蔬荐晨羞。」
基本字义
薪xīn(ㄒ一ㄣ)
1、柴火:薪苏(打柴割草)。薪尽火传(chuán)(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基本字义
采(採)cǎi(ㄘㄞˇ)
1、摘取:采撷。采花。采摘。采制。
2、开采:采煤。采矿。
3、选取,取:采访(搜集寻访)。采纳(接受意见)。采集。采购。采写。
4、神采,神色,精神:神采。精采。
5、同“彩”。
6、〔采采〕盛多的样子。
7、古代指官。
其他字义
采(埰)cài(ㄘㄞˋ)
1、〔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