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笏
基本解释
词条:『象笏』
拼音:xiàng hù
注音:ㄒ一ㄤˋ ㄏㄨˋ
解释: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
古代诗词
宋代.陈人杰.沁园春:「象笏堆床,蝉冠满座,无此新诗传世间。」
唐代.冯道.句:「牛头偏得赐,象笏更容持。」
唐代.李洞.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宋代.史浩.感皇恩:「茜衣新象笏,银章好。」
宋代.张元干.瑶台第一层:「看云屏间坐,象笏堆床。」
基本字义
象xiàng(ㄒ一ㄤˋ)
1、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2、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基本字义
笏hù(ㄏㄨˋ)
1、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