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蒿
基本解释
词条:『束蒿』
拼音:shù hāo
注音:ㄕㄨˋ ㄏㄠ
解释:一束蒿草。用于燃火。
古代诗词
唐代.韩愈.杂诗四首:「束蒿以代之,小大不相权。」
宋代.洪迈.题临赋轩:「闭户卧风雨,束蒿翳篱藩。」
宋代.王令.龙兴双树:「束蒿为楹樗为柱,居者略不忧其颠。」
宋代.韩元吉.次韵石林见贻绝句四首:「敢从州县叹徒劳,斗米真成费束蒿。」
宋代.范成大.公辨再赠,复次韵:「书生活计极萧骚,爝火微明似束蒿。」
基本字义
束shù(ㄕㄨˋ)
1、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2、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3、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
4、控制,限制:束身。无拘无束。
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
6、姓。
基本字义
蒿hāo(ㄏㄠ)
1、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
2、气蒸出的样子。
3、消耗。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