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邪蒿

基本解释

词条:『邪蒿』

拼音:xié hāo

注音:ㄒ一ㄝˊ一ㄚˊ一ㄝˊㄩˊㄒㄨˊ ㄏㄠ

解释:野生植物名。高二三尺。复叶,叶纹皆斜,夏开小白花,根叶可食。

古代诗词

宋代.杜濬之.述志:「宁忍三日饿,邪蒿不可食。」
明代.徐贲.菜薖为永嘉余唐卿右司赋:「邪蒿义所攘,秽荽理堪哑。」
清代.屈大均.莱圃杂咏 其九:「苦瓜君子菜,义不食邪蒿。」
清代.孙原湘.精忠柏:「区区小校犹忠诚,竟欲斩艾邪蒿萌。」
元代.贡师泰.学圃吟:「加以臭蒜杂秽荽,邪蒿浊苋兼滑榆。」

基本字义

xié(ㄒ一ㄝˊ)

1、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

2、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3、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

4、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5、古同“斜”。

其他字义

yá(一ㄚˊ)

1、古同“玡”,琅玡山。

其他字义

yé(一ㄝˊ)

1、古同“耶”,疑问词。

其他字义

yú(ㄩˊ)

1、古同“餘”。

其他字义

xú(ㄒㄨˊ)

1、古同“徐”,缓慢。

基本字义

hāo(ㄏㄠ)

1、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

2、气蒸出的样子。

3、消耗。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干将莫邪 革邪反正 改邪归正 乖僻邪谬 放辟邪侈 愤世嫉邪 放僻邪侈 党邪丑正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