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憀
基本解释
词条:『萧憀』
拼音:xiāo liáo
注音:ㄒ一ㄠ ㄌ一ㄠˊ
解释:萧寥。
古代诗词
近现代.黄浚.寒雨一首:「辞秋寒雨易萧憀,迸入空阶彻此宵。」
清代.朱祖谋.永遇乐 题章价人铜管感旧图:「参军老矣,扁舟重舣,书剑萧憀谁与。」
清代.胡薇元.法曲献仙音 拟草窗:「只邮亭千里,重寄萧憀幽怨。」
基本字义
萧(蕭)xiāo(ㄒ一ㄠ)
1、即“艾蒿”。
2、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3、〔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4、〔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
5、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基本字义
憀liáo(ㄌ一ㄠˊ)
1、依赖;寄托。“上下不相宁,吏民不相憀。”
2、悲切的情绪:“谁何寒鸦意绪娇,云晴山晚动情憀。”
3、清楚明白。
4、姑且之意。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