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宪司

基本解释

词条:『宪司』

拼音:xiàn sī

注音:ㄒ一ㄢˋ ㄙ

解释:
1.魏晋以来御史的别称。
2.宋代官名。即诸路提点刑狱公事。景德四年置,负责调查疑难案件,劝课农桑,和代表朝廷考核官吏等事,即后世按察司之职。
3.犹上司。元代习用语。

古代诗词

唐代.李颀.送崔侍御赴京:「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
唐代.皮日休.三羞诗三首:「宪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
唐代.元结.与党侍御:「高人党茂宗,复来官宪司。」
唐代.高适.奉寄平原颜太守:「耿介出宪司,慨然见群公。」
元代.王恽.太常引 送段信卿拜河东宪司经历:「簿领宪司闲。」

基本字义

宪(憲)xiàn(ㄒ一ㄢˋ)

1、法令:宪章。宪令。宪兵。

2、指“宪法”:违宪。立宪。制宪。

基本字义

sī(ㄙ)

1、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司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b.复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b.复姓)。

2、官署名称:人事司。

3、视察:司日月之长短。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发宪布令 口衔天宪 恪守成宪 口含天宪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笔墨官司 各司其事 顶头上司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