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息
基本解释
词条:『士息』
拼音:shì xī
注音:ㄕˋ ㄒ一
解释:魏晋时指士兵之子。
古代诗词
元代.郭天锡.普照寺楚山图:「白衣处士息群机,高阁登临送夕晖。」
清代.查礼.金川归化恭纪一百韵:「比邻安故堵,率士息征徭。」
基本字义
士shì(ㄕˋ)
1、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士大夫。
2、旧时指读书人:士子。士民。学士。
3、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4、对人的美称:志士。烈士。女士。
5、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
6、称某些专业人员:医士。护士。
7、姓。
基本字义
息xī(ㄒ一)
1、呼吸时进出的气: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
2、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3、繁殖,滋生:休养生息。滋息。
4、音信:消息。信息。
5、儿女:子息。
6、利钱:息率(lǜ)。利息。月息。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