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黄
基本解释
词条:『松黄』
拼音:sōng huáng
注音:ㄙㄨㄥ ㄏㄨㄤˊ
解释:即松花。
古代诗词
唐代.李商隐.访隐:「薤白罗朝馔,松黄暖夜杯。」
宋代.林实之.八声甘州:「应笑赤松黄石,效痴儿成事,犹自言功。」
唐代.齐己.咏茶十二韵:「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宋代.苏轼.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赖仙芝王原秀才僧昙颖:「崎岖拾松黄,欲救齿发弊。」
唐代.唐求.题李少府别业:「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
基本字义
松(鬆)sōng(ㄙㄨㄥ)
1、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针。松脂。松香。松子。
2、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松。土质松软。蓬松。宽松。疏松。松懈。
3、放开:松手。松绑。松心。
4、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松。鱼松。
5、姓。
基本字义
黄huáng(ㄏㄨㄤˊ)
1、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3、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5、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