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食色

基本解释

词条:『食色』

拼音:shí sè

注音:ㄕˊㄙˋ一ˋ ㄙㄜˋ

解释:
1.未挨饿的气色。
2.饮食与美色,食欲与性欲。

古代诗词

明代.刘基.游仙(九首):「那将食色身,妄弄刑赏权。」
宋代.陈普.孟子·食色性也:「食色虽然人固有,原於形气所由根。」
明代.胡应麟.易水垆头放歌怀庆卿:「豆羹箪食色陡变,况持白刃游朝堂。」
宋代.陈普.孟子 食色性也:「食色虽然人固有,原于形气所由根。」
清代.沈尹默.刘三来言子谷死矣:「任性以行游,关心惟食色。」

基本字义

shí(ㄕˊ)

1、吃:食肉。食欲。

2、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其他字义

sì(ㄙˋ)

1、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其他字义

yì(一ˋ)

1、用于人名: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基本字义

sè(ㄙㄜˋ)

1、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色。色彩。色相(xiàng)。色调(diào)。

2、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色。气色。色厉内荏。

3、情景,景象:行色匆匆。景色宜人。

4、种类:各色用品。

5、品质,质量:音色。成色。足色纹银。

6、妇女美貌:姿色。色艺。

7、情欲:色情。好(hào)色。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哀梨蒸食 嗷嗷待食 八珍玉食 饱食暖衣 饱食终日 帮狗吃食 帮虎吃食 暴饮暴食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