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萧飕

基本解释

词条:『萧飕』

拼音:xiāo sōu

注音:ㄒ一ㄠ ㄙㄡ

解释: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古代诗词

宋代.沈瀛.满庭芳:「荷盖亭亭照水,红蓼岸、芦荻萧飕。」
宋代.文天祥.先两国初忌:「北风吹黄花,落木寒萧飕。」
宋代.吴潜.水调歌头:「万里一搔首,无处著萧飕。」
宋代.李复.咏蝉:「嘒嘒促徂暑,西风动萧飕。」
宋代.吴儆.次韵南轩先生榕溪阁阁山谷所名也:「想当千骑临,水木寒萧飕。」

基本字义

萧(蕭)xiāo(ㄒ一ㄠ)

1、即“艾蒿”。

2、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3、〔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4、〔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

5、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基本字义

飕(颼)sōu(ㄙㄡ)

1、风吹:洗的衣服被风飕干了。

2、同“嗖”。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百业萧条 成也萧何败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草木萧疏 风雨萧条 满目萧然 泓峥萧瑟 环堵萧然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