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十五五
基本解释
词条:『十十五五』
拼音:shí shí wǔ wǔ
注音:ㄕˊ ㄕˊ ㄨˇ ㄨˇ
解释:形容分别聚合,多少不等。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拟古杂言:「十十五五依黄芦,得粒不啄鸣相呼。」
宋代.方岳.观渔:「十十五五斜阳边,听呼名字方趋前。」
宋代.杨万里.题望韶亭:「金坑违头看韶石,十十五五不整齐。」
宋代.陈俞.赠画鱼贾兄:「悠扬得意鼓鳞鬣,十十五五同为曹。」
宋代.范成大.夔州竹枝歌九首:「瘿妇趁墟城里来,十十五五市南街。」
基本字义
十shí(ㄕˊ)
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基本字义
五wǔ(ㄨˇ)
1、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