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乱
基本解释
词条:『十乱』
拼音:shí luàn
注音:ㄕˊ ㄌㄨㄢˋ
解释:
1.《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一说指文王之后大姒,一说指武王之妻邑姜)。后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乱的大臣。
2.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
古代诗词
南北朝.沈约.梁鼓吹曲 道亡:「率兹八百驱十乱。」
明代.无名.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凯安:「辰位列四星,帝功参十乱。」
宋代.苏轼.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巍然开济两朝勋,信矣才难十乱臣。」
宋代.范成大.文王庙:「堂堂十乱欲兴周,肯使君王死作囚。」
宋代.陈造.辛丑春雪甚意有感:「元凯林帝庭,十乱拱法官。」
基本字义
十shí(ㄕˊ)
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基本字义
乱(亂)luàn(ㄌㄨㄢˋ)
1、没有秩序:乱套。紊乱。凌乱。
2、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
3、混淆:乱伦。败常乱俗。
4、任意随便:乱吃。乱跑。
5、男女关系不正当:淫乱。
6、横渡:乱流。
7、治理:乱臣。
8、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乱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