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碧峰
基本解释
词条:『十二碧峰』
拼音:shí èr bì fēng
注音:ㄕˊ ㄦˋ ㄅ一ˋ ㄈㄥ
解释:指巫山十二峰。因其四时常碧,故称。
古代诗词
唐代.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唐代.刘方平.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
明代.石珝.有所思:「藕丝易脱云易散,十二碧峰秋雨前。」
明代.钱希言.荆门野望:「十二碧峰看不见,空令神女怨高唐。」
元代.张翥.小游仙词 其三:「巫娥已逐梦魂断,十二碧峰愁暮猿。」
基本字义
十shí(ㄕˊ)
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基本字义
二èr(ㄦˋ)
1、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2、双,比:独一无二。
3、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基本字义
碧bì(ㄅ一ˋ)
1、青绿色的玉石:碧玉。
2、青绿色:碧绿。金碧辉煌。碧空。
基本字义
峰fēng(ㄈㄥ)
1、高而尖的山头:山峰。峰巅。峰峦。高峰。险峰。
2、形状像山峰的东西:驼峰。浪峰。
3、最高处:登峰造极。峰年(自然界中某种活动达到高峰的年度)。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