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枝麈
基本解释
词条:『松枝麈』
拼音:sōng zhī zhǔ
注音:ㄙㄨㄥ ㄓㄑ一ˊ ㄓㄨˇ
解释:用松枝做的拂子。
古代诗词
清代.邹祗谟.海棠春 其四 夜坐:「爇罢水沉香,冷落松枝麈。」
基本字义
松(鬆)sōng(ㄙㄨㄥ)
1、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针。松脂。松香。松子。
2、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松。土质松软。蓬松。宽松。疏松。松懈。
3、放开:松手。松绑。松心。
4、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松。鱼松。
5、姓。
基本字义
枝zhī(ㄓ)
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2、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
3、古同“支”,支持,分支。
其他字义
枝qí(ㄑ一ˊ)
1、古同“歧”,岔。
基本字义
麈zhǔ(ㄓㄨˇ)
1、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麈尾(即“拂尘”)。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