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校
基本解释
词条:『省校』
拼音:shěng xiào
注音:ㄕㄥˇㄒ一ㄥˇ ㄒ一ㄠˋㄐ一ㄠˋ
解释:审察考核。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贞元中,与微之同登科第,俱授秘书省校书郎,始相识也。」
宋代.胡仲弓.送赵汝楫分教建安:「当日紫阳传授学,他年粉省校雠官。」
明代.符锡.方伯周公挽诗:「忆昔敬皇隆化日,属当江省校文年。」
基本字义
省shěng(ㄕㄥˇ)
1、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其他字义
省xǐng(ㄒ一ㄥˇ)
1、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2、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3、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基本字义
校xiào(ㄒ一ㄠˋ)
1、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其他字义
校jiào(ㄐ一ㄠˋ)
1、比较:校场。
2、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