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课
基本解释
词条:『师课』
拼音:shī kè
注音:ㄕ ㄎㄜˋ
解释:清代书院学生,每三个月由官府出题考试一次,称期考,即官课;每月由院长出题考试一次,称月考,即师课。
基本字义
师(師)shī(ㄕ)
1、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为人师。
2、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3、效法:师法古人。
4、榜样:师范。
5、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7、军队:会师。出师。
8、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9、一国的首都:京师。
10、姓。
基本字义
课(課)kè(ㄎㄜˋ)
1、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课。课时。课间。旷课。授课。课余活动。
2、教学的科目:课程。课表。基础课。专业课。课本。课文。
3、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课徒。课读。
4、古代的一种赋税:国课。完粮交课。
5、使交纳赋税:课税。课役。
6、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课。
7、迷信占卜的一种:起课。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