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牺牛

基本解释

词条:『牺牛』

拼音:xī niú

注音:ㄒ一 ㄋ一ㄡˊ

解释: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

古代诗词

唐代.罗隐.村桥:「莫学鲁人疑海鸟,须知庄叟恶牺牛。」
唐代.刘兼.送二郎君归长安:「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
唐代.李贞白.咏罂粟子:「既似牺牛乳,又如铃马兜。」
唐代.薛逢.惊秋:「长笑李斯称溷鼠,每多庄叟喻牺牛。」
明代.李开先.村游晚归感怀:「塞翁非失马,庄叟叹牺牛。」

基本字义

牺(犧)xī(ㄒ一)

1、古代称做祭品用的纯色牲畜:牺牲(a.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称,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如“牺牺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b.为了崇高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等,如“为祖国不怕流血牺牺”;c.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如“他牺牺自己的休息时间,突击完成了任务”)。牺牛。牺尊(古代牺牛形的酒器)。

基本字义

niú(ㄋ一ㄡˊ)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被绣之牺 自我牺牲 版筑饭牛 鞭打快牛 搏牛之虻 割鸡焉用牛刀 带牛佩犊 饭牛屠狗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