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犀
基本解释
词条:『象犀』
拼音:xiàng xī
注音:ㄒ一ㄤˋ ㄒ一
解释:
1.象和犀。
2.指象牙和犀角。
古代诗词
唐代.韩愈.送区弘南归:「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
唐代.韩愈.同宿联句:「--孟郊毛奇睹象犀,羽怪见鵩鸩。」
宋代.苏轼.赠王仲素寺丞(名景纯。):「孤舟倒江河,赤手揽象犀。」
宋代.苏轼.观张师正所蓄辰砂:「将军结发战蛮溪,箧有殊珍胜象犀。」
南北朝.沈约.和陆慧晓百姓名诗:「钦言非象犀。」
基本字义
象xiàng(ㄒ一ㄤˋ)
1、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2、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基本字义
犀xī(ㄒ一)
1、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犀角。犀甲。犀照。灵犀。
2、坚固:犀舟(坚固的船)。犀利(锐利;锋利)。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