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羲文

基本解释

词条:『羲文』

拼音:xī wén

注音:ㄒ一 ㄨㄣˊ

解释:伏羲氏和周文王的并称。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哭刘敦质:「哭罢持此辞,吾将诘羲文。」
唐代.刘叉.莫问卜:「伏羲文王若无死,今人不为古人哭。」
唐代.权德舆.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正声迈咸濩,易象含羲文。」
唐代.权德舆.酬别蔡十二见赠:「游心羲文际,爱我相讨论。」
元代.许有孚.摸鱼子:「北窗一榻清风细,读罢羲文章句。」

基本字义

xī(ㄒ一)

1、〔伏羲〕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和“女娲”、“神农”并称太古的三皇。简称“羲”,如“羲皇”,“羲炎”(伏羲和炎帝。炎帝即神农),“羲轩”(伏羲和轩辕),“羲黄”(伏羲和黄帝),“羲经”(即《易经》,传说《易经》八卦为伏羲所作),“羲文”(伏羲和文王,传说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

2、〔羲和〕a.“羲氏”、“和氏”,传说中掌天文历法的官吏;b.神话中驾日车的神;c.神话中太阳的母亲;d.中国汉代王莽时所设官名。

3、姓。

基本字义

wén(ㄨㄣˊ)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2、刺画花纹:文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9、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10、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13、掩饰:文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15、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羲皇上人 百代文宗 班马文章 半文半白 半文不白 秉文兼武 秉文经武 博文约礼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